9月25日,75家涉农科研院所、企事业单位、媒体机构在我校联合成立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(下称中微肥创新联盟),并同期组建了联盟专家委员会。
中微肥创新联盟联盟由华中农业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南京农业大学、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家委员会、中国化工报社《农资导报》等32家科研院所和媒体单位,以及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迪斯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、深圳德钾盐贸易有限公司、山东瓮福金谷化肥有限公司、龙灯作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深圳诺普信等43家肥料企业联合发起。华中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王运华教授出任联盟理事长,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福锁教授担任联盟专家委员会主席,来自中国农科院、中国科学院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南京农业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共计24名权威学者组成了联盟专家委员会。

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仪式
一直以来,中微量元素肥料无论在化肥行业还是农业生产中,都被视为“小字辈”,相比于化肥过量使用,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明显不足,目前已成为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的最大因素。研究还表明,许多作物病害也是因中微量元素缺乏而造成,作物中微量元素缺乏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和畜禽健康。参会专家认为,在推进化肥零增长和提高作物产量、品质等新的形势下,传统化肥中的氮磷要减量,而中微量元素肥料不仅不能减,甚至还要增加。

24名中微肥领域权威学者受聘组建专家委员会
中微肥创新联盟成立后,将依托我校开展各项工作,打通产学研用等各环节,加快推动国内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发和推广。姚江林副校长提到,早在40年前我院就展开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,并组建了一支比较大的科研队伍,在棉花、油菜、小麦、柑橘等作物上相继取得一批领先的成果。

姚江林副校长讲话
中微肥创新联盟首任理事长王运华教授认为,目前国内在中微量元素肥料研究上整体水平是较高的,借助联盟平台推动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,有利于研究成果加快物化为生产力。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表示,做好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氮磷钾之间的协同配合,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,发起联盟的目的,就是要帮助中微量元素肥料前沿科技找到产业化入口。

王运华教授讲话

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为联盟成立致辞
目前,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推广应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据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(北京)保万魁介绍,截至9月,全国在册登记的肥料产品中,涉及中微量元素的数量达到11747个,占肥料登记总数的70%,中微量元素肥料发展势头非常迅猛。
未来,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背景下,中微量元素肥料研发推广大有可为。中微肥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、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照顺认为,世界先进农业国家的经验表明,中微量元素的科学使用是提升肥效和作物品质的重要手段,鉴于中国国情、肥料发展水平及农业从业人员现状,在常规复合肥中添加中微量元素是非常适合当下的选择,前景广阔。

为中微肥研发生产推广重点单位授牌